肺炎球菌性肺炎(Pneumococcal pneumonia)是由肺炎链球菌(Streptococcus pneumoniae)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,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。起病急骤,临床以高热、寒战、咳嗽、血痰及胸痛为特征,病理为肺叶或肺段的急性表现。近来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,典型临床和病理表现已不多见。
因患者年龄、基础疾病及有无并发症,就诊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等影响因素,临床表现差别较大。
1.起病:多急骤,短时寒战继之出现高热,呈稽留热型,肌肉酸痛及全身不适。部分患者体温低于正常。
2.呼吸道症状:起病数小时即可出现,初起为干咳,继之咳嗽,咳粘性痰,典型者痰呈铁锈色,累及胸膜可有针刺样胸痛,叶肺炎累及膈胸膜时疼痛可放射至上腹部。
3.其它系统症状:纳差、恶心、呕吐以及急腹症消化道症状,老年人精神萎靡、头痛、意识朦胧等。部分严重感染的患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,甚至早期出现休克。
4.体检:急性病容,呼吸急促,体温达39℃~40℃,口唇纯疱疹,可有紫绀及巩膜黄染,肺部听诊为实变体征或可听到啰音,累及胸膜时可有胸膜摩擦音甚至胸腔积液体征。
5.合并症及肺外感染表现:脓胸(5%~10%):治疗过程中又出现体温升高、白细胞增高时,要警惕并发脓胸和肺脓肿的可能;脑膜炎:可出现神经症状或神志改变;心肌炎或心内膜炎:心率快,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或心脏杂音,脾大,心衰。
6.败血症或毒血症(15%~75%):可出现皮肤、粘膜出血点,巩膜黄染。
7.感染性休克: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如:血压降低、四肢厥冷、心动过速等,个别患者起病既表现为休克而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。
8.麻痹性肠梗阻。
9.罕见DIC、ARDS。
凡急性发热伴胸痛、呼吸困难和咳嗽都应怀疑为肺炎链球菌肺炎。根据病史、胸部X线改变、痰涂片革兰染色、荚膜肿胀反应可作出初步诊断。痰培养分离出肺炎链球菌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,但如能在胸液、血液、肺组织或经气管吸出物中检出肺炎链球菌,则具有确诊价值。
1.抗菌药物治疗:首先应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,然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整。经治疗不好转者,应再次复查病原学及药物敏感试验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。
(1)轻症患者
①首选青霉素,青霉素G每日240万U,分3次肌注。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120万U,分2次肌注,疗程5~7天。
②青霉素过敏者: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如:红霉素每日2g分4次口服;或红霉素每日1.5g分次静滴;或罗红霉素每日0.3g,分2次口服;或林可霉素每日2g,肌注或静滴;或克林霉素每日0.6~1.8g,分2次肌注;或氯林可霉素每日1.8~2.4g分次静滴。
(2)较重症患者
用青霉素G每日120万U,分2次肌注,加用丁胺卡那每日0.4g分次肌注;或红霉素每日1.0~2.0g,分2~3次静滴;或克林霉素每日0.6~1.8g,分3~4次静滴;或头孢塞吩钠(先锋霉素Ⅰ)每日2~4g,分3次静注。疗程2周或体温下降3天后改口服。老人、有基础疾患者可适当延长。8%~15%青霉素过敏者对头孢菌素类有交叉过敏应慎用。如为青霉素速发性过敏反应则禁用头孢菌素。如青霉素皮试阳性而头孢菌素皮试阴性者可用。
(3)重症或有并发症患者(如胸膜炎):用青霉素G每日1000万U~3000万U,分4次静滴;头孢唑啉钠(先锋霉素Ⅴ),每日2~4g,2次静滴。
(4)极重症者如并发脑膜炎:头孢曲松每日1~2g分次静滴;碳青霉素烯类如:亚胺培南-西司他丁(泰能)每日2g,分次静滴;或万古霉素每日1~2g,分次静滴并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;或亚胺培南加第三代头孢菌素;
(5)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者:近来,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不断增多,通常MIC≥0.1~1.0mg/L为中度耐药MIC≥2.0mg/L为高度耐药。临床上可选用以下抗生素。
克林霉素每日0.6~1.8g分次静滴;
万古霉素每日1~2g分次静滴;
头孢曲松每日1~2g分次静滴;或头孢噻肟每日2~6g分次静滴;或氨苄西林/舒巴坦;替卡西林/棒酸;阿莫西林/棒酸。
2.支持疗法:包括卧床休息、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等,应根据病情及检查结果决定补液种类,给予足够热量以及蛋白和维生素。
3.对症治疗:胸痛者止痛;刺激性咳嗽可给予可待因,止咳祛痰可用氯化铵或棕色合剂,痰多者禁用止咳剂;发热物理降温,不用解热药;呼吸困难者鼻导管吸氧。烦躁、谵妄者服用安定5mg或水合氯醛1~1.5g灌肠,慎用巴比妥类。鼓肠者给予管排气,胃扩张给予胃肠减压。
4.感染性休克的治疗
(1)补充血容量: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平衡盐液静点,以维持收压90~100mmHg。脉压差大于30mmHg,尿量大于30ml,中心静脉压4.4~7.4mmHg。
(2)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:输液中加入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缩压90~100mmHg以上。为升高血压的同时保证和调节组血流灌注,近年来主张血管活性药物为主,配合收缩性药物,用的有多巴胺、间羟胺、去甲肾上腺素和山莨菪碱等。
(3)控制感染:及时、有效的控制感染是治疗中的关键。要及选择足量、有效的抗生素静脉并联合给药。
(4)糖皮质激素的应用:病情或中毒症状重上述治疗血压恢复者,在使用足量抗生素的基础上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~200mg或地塞米松5~10mg静滴,病情好转立即停药。
必须看医生,可能要住院。亦可能在诊所打针食药,一定要依时服药,并且要完成抗生素疗程。
医生会检查患者,确定诊断。
接受胸部X射造影检查,以确定诊断及看看有没有潜在原因。完成疗程后,再次接受X射线检查胸部,看看是否已完全痊愈。
如果痰积聚太多,物理治疗也有帮助。
.gif)